当然了,这个要先说清楚,曹操称刘备天下英雄第二出自《三国演义》,这个是作者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相关记载改编而成,并不是正史。后世有一个很有趣的谜题,是曹操煮酒论英雄(打一中国少数民族),谜底是维。吾。尔。
虽然煮酒论英雄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但正史中曹操确实对刘备评价很高,这并不是刘备出身所致,相反完全是刘备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尊重。
首先刘备拜了一个好老师,他就是卢植。历史上的卢植是东汉末年的名臣,也是当时最有名的儒生之一,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同时卢植还是郑玄、管宁、华歆等人的同门师兄。卢植性格刚毅,在儒生当中威望非常高,人脉是相当广。
卢植的社会名望可以从以下几件事可以反映出来:
第一件,他曾上谏董卓激怒了董卓,但董卓只是免了他的官而已,全身而退,可见董卓是如何忌惮他,抑或是仰慕他的品格。
第二件,他曾被袁绍请为军师,大家都知道卢植虽然参与过黄巾平叛,但毕竟是文人,打仗并不是很在行,但依旧不影响别人对他的敬重,袁绍请他,看重的就是他的名望。
第三件,黄巾平叛的时候,皇甫嵩曾力救卢植。皇甫嵩可以说是汉末第一名将(不是三国),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其地位自然不用说,他看重的人自然也不差。
所以,刘备师从卢植,等于傍上了一个大佬,凭借着老师的人脉,混得风生水起,而且关键是刘备这人做事向来比较谨慎,尊师重道,在同门乃至同辈之中口碑极好。而且刘备也乐于回报那些敬重他的人,比如当孔北海(即孔融,小时候让梨的那个)被困的时候,刘备也跟皇甫嵩救他的老师卢植一样,拼了命去救。
刘备是一个很懂得积累人脉的人,处处尽量减少跟别人的冲突,以德服人,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像陶谦、刘表甚至还主动让出自己的领地,给他去统领,可见大家对他的认可。
而且刘备也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对待平民跟士族都很恭敬,可以平起平坐,所以也很深得民心。甚至有一次他礼遇刺客,导致刺客感动放弃刺杀而离去。
虽然在早期,刘备实力有限,处处碰壁,以至于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势力。但他屡败屡战,仍然坚持打拼,毅力也不是常人所能有的。从他早年积极参与黄巾平叛,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有强烈建功立业念头的人,这点跟早年的曹操非常像。真所谓英雄惜英雄,曹操佩服他,不难理解。
而孙权,在人品跟性格方面跟刘备差远了。
首先孙权统一江东,是为自己打拼的,跟曹操、刘备早年“恢复汉室”的理念相悖,注意是“早年”的他们。所以单这点,就可以让正统人士看不起他。
其次虽然孙权喜欢豢养门客贤才,这大概也算尊重人才的好品质。但很多时候,他处理不好这些人际关系,最后导致他被许贡门客刺杀。
再次他这个人有时做事也很鲁莽,打战的时候,喜欢亲自上阵,好几次差点被敌军杀死。不仅如此,孙权几次打猎也是自己亲自上阵,差点丧命。说白了就是勇而无谋,只适合当冲锋陷阵的将军,不适合做领导。
另外孙权这人,性格上也有些反复无常,比如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但只党争朝政不稳,这些都可见一斑。
所以总体上在曹操心中,孙权比刘备差远了,孙权只是有勇无谋的武夫,而刘备是德才兼备的贤者,而且他们都曾有共同的理想,也难怪曹操会称其英雄第二了。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