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厄运

0

“没听说过脑死亡,我只知道弟弟没了肾就没命了。我不同意捐肾!”2006年3月24日,广西荔浦县农妇林华(化名)向婆家提出,因丈夫林仁义(化名)已脑死亡,想将其肾脏移植给患尿毒症晚期的女儿林敏(化名),竟遭到婆家人一致反对甚至斥责。

“你放着丈夫不救,到底是何居心?”林华面对婆家人的不理解犹如万箭穿心,一边是挚爱丈夫,一边是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宝贝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掂量一下哪一个都舍不下。可如果不早做抉择,丈夫与女儿都将没有了。

天降厄运花样少女染重病

林华家住荔浦县荔城镇沙洞村,地处广西桂林大山深处。林华夫妇只有两个乖巧懂事的女儿,他们为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经过几年打拼终于在荔浦县城买房安家,并将女儿接到县城读书。

两个女儿果然不负父望,尤其长女林敏表现更为抢眼。2000年,林敏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荔浦县城最好的中学县一中,并凭借高二获得全县奥林匹克英语竞赛第一名的殊荣,进入了荔浦县一中尖子班。

2003年,林敏第一次参加高考被石家庄经济学院录取。但林敏只上了一周课,就感觉学校不是太理想,遂选择退学重回当地高中复读。

林敏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稍有点不舒服就简单扛一扛。但在2003年11月,连续几天处于感冒状态的林敏实在扛不住了,才回家对父亲说每天咳嗽不止,然后就是胸闷喘不过气来,上一层楼都要休息好一阵才行。

当时正是高三关键时刻,父亲林仁义赶紧背上女儿向县医院跑。医生检查完表情凝重地问林家有几个孩子,直接将林华夫妇问懵了。

原来林敏的化验报告出来了,是尿毒症晚期,恐怕生存期不会太长。林华夫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直很健康的女儿怎么突然就得了尿毒症,而且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医生也相当坦诚地解释了林敏未来的治疗方案,一是血液透析,如果想维持生命就需要一直透析下去;二是换肾,这个方案不仅需要二三十万元费用,还需要有肾源,即便换肾成功,后续还要养肾抗排异,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林华夫妇在女儿面前强装笑脸,可心中压力重千钧,一夜间就仿佛衰老了很多,尤其是林仁义背女儿累弯的腰再也未能舒展开。

病情刻不容缓,林仁义怀揣从亲戚家借来的几万元治病钱,背起女儿踏上了漫漫求医路。桂林、南宁、广州、上海、北京……,只要听到哪里有权威专家,林仁义就背着女儿去寻医问药,可林敏的病情还在持续恶化。

2005年4月,正在广州中山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林敏,已到了不得不透析的地步。心急如焚的林仁义突然想起医生曾说过换肾可以挽救女儿生命,于是就在广州悄悄做了配型检测。很幸运,化验结果显示林仁义与女儿配对成功率很高。

林仁义拿着结果就去找主治医生提出捐肾的想法,却未料竟遭到女儿坚决反对。林敏哭着对父亲说:“医药费已压得你透不过气来了,我不想再伤害你的身体。即便我换了你的肾能活下去,可还要终生服用抗排异药物,每月几千元药费早晚要将你和妈妈,还有妹妹拖垮,我宁可立马死了。也不能要你的肾,我不想坑了全家。”

话到悲处,一家人抱头痛哭。林仁义想让妻子再劝劝林敏,谁料林华刚一说换肾后期费用再由他们去挣,竟激起林敏更强烈的反应:“如果你们再提换肾的事,我现在就去死!”

林仁义夫妇看女儿如此坚决,也只得暂时作罢。中山医院的医生被林敏的懂事深深打动,也尽最大可能为这个不幸的女孩减免了部分透析费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林敏病情稍微稳定后,就转回荔浦当地医院进行透析。

那时林敏身上插着两根管子,每天需要做4次腹膜透析,但为了省钱只做2次。如果林敏感觉身体状态好点,就下楼帮家里做点事情,只是看到许多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有些心酸不甘心。

林敏本该享受美好的花样年华,却被病魔折磨得不成形的模样,让人看着真的心疼不已。后来林敏病情又有恶化迹象,林仁义不顾女儿的反对,再次背着女儿进京住进了北大医院。

在北大医院住院期间,已被疾病折磨得气若游丝的林敏,再次拒绝接受父亲的肾脏,甚至还极力要求停止治疗回家。爱女情深的林仁义哭着对妻子说:“看到孩子受罪的样子,真恨不得自己从6楼跳下去,那样就可以给孩子捐肾了!”林华也只能安慰丈夫不能做傻事,因为这个家再也经不起折腾,有他才有完整的家。

林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基本控制住恶化迹象后,就转回家休养。可是林敏两年治疗已花费了20多万元,林家再也负担不起,只得出售自己楼房还账,然后又在荔浦郊区租了一套小平房栖身。

但林仁义不想增加女儿心理负担,谎称为赚取租房差价,高价出租了自家楼房,再低价租了平房。林家为给女儿治病已摇摇欲坠,但谁料一场更大的横祸正悄然袭来。

再降横祸硬汉父亲脑死亡

林敏未患病之前,林仁义从事建筑行业,林华卖家具,家中经济条件虽不太宽裕,但还能说得过去。可是尿毒症是相当耗钱的无底洞,林仁义夫妇做生意的本钱都被搭了进去,只能在荔浦县城开了一家烧卤店勉强糊口。

烧卤店属于起早贪黑地勤行,林仁义夫妇每天早晨3点多就起床制作卤物,一忙就要忙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也就是说林仁义夫妇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属于睡眠严重不足。林华白天在店里抓个空闲还能眯一会儿,但林仁义还要外出送货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2006年5月20日上午9点,林仁义到位于荔浦县修仁镇的建陵中学送卤鹅,可就在返回途中路过青山中学时,也许因困倦一时恍惚,竟与一辆货车相撞当场倒地昏迷。

林华焦急地等着丈夫回家,却未料在下午2点左右,突然接到交警要求其去医院辨认车祸伤者的电话。林华匆匆赶到医院,一看到手术室外椅子上的沾满鲜血的外套,只觉天塌了下来,顿时慌了心神。

医生领着林华进入手术室,被撞得面目全非的林仁义直挺挺地躺在手术台上。林华神思恍惚,只听医生说林仁义情况不太乐观,即便闯过危险期,恐怕最好的状态也是个植物人。

医生让林华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可这些话就像锥子般深深刺痛林华的心。医院里躺着濒临死亡的丈夫,家中还有尿毒症晚期的女儿,双重压力下,林华一夜白了头。

可她为了女儿,还要硬撑着不能倒下去。林敏问爸爸去哪里了,林华只能谎称林仁义有事去了桂林,还要再呆几天才能回家。

3月23日,林仁义第3次脑CT结果已经出来了。而此时重度昏迷的林仁义又停止了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机来续命。简单说就是林仁义一旦撤掉呼吸机,将会失去一切生命体征。

医生告诉林华:“你丈夫的大脑可能已经死亡了。”如此撕心裂肺的事实,林华怎么接受的了?家中两个女儿,一个身患重病,一个还在读书,如果没有了丈夫,自己又该怎么办?想背大女儿去医院,自己都做不到。

林华思来想去彻夜未眠,不知道大女儿的病还能撑多久?她不想失去丈夫的同时,又失去女儿。林华想起丈夫曾经那么强烈地要求给女儿捐肾,莫如将丈夫一个健康的肾脏移植给女儿,也算完成了丈夫挽救女儿未了的心愿。

第二天一清早,林华就找到医院院长说出了将丈夫肾脏移植给女儿的想法。因为没有脑死亡患者捐献器官的先例,院长也有些犹豫地说:“如果你丈夫现在还有清醒意识,能明确表达捐肾意愿,可以马上为你安排手术,但目前情况,我们没有执行的依据与权力。不过我们能理解你的心情,马上为你进行咨询。”

原来中国素以呼吸停止、心跳停止作为定义死亡的标准。直到2003年,我国武汉才首次出现以脑死亡标准判定死亡事件。同年中国卫生部判定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在《中华医学杂志》上首次刊登了判定脑死亡的标准。

但这只是医学领域界定脑死亡的标准,在法律层面上关于脑死亡还是一片空白。换言之医院面对林华的请求,虽有医学上的标准依据,但在法律上既找不到支持依据,也找不到反对依据,所以才会慎之又慎,为此专门咨询了武汉同济医院脑死亡理论专家陈忠华教授。

当时脑死亡亲体移植手术在我国还未出现过,由此陈忠华教授也认为不能因为家属要求亲体移植,就草率给患者做出脑死亡的结论。

但陈教授比较支持这个亲体移植手术,毕竟拯救有希望的生命才是救死扶伤的关键,不过做手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充分尊重患者直系亲属意见。

简单说就是患者直系亲属必须全部同意签字,只要有一位直系亲属不同意,就有可能引发法律问题。所以这才有了林华就亲体移植问题征询婆家人意见的那一幕。

林仁义兄妹5人,他排行老二,大哥首当其冲不同意林华的想法在广州打工听说二哥出事匆匆赶回的老四,是林家最有文化的人。老四虽在广州听说过脑死亡的事,但事临到自己头上,还是不愿承认二哥已死亡,总觉得还不到万不得已换肾的程度,所以当场未表态。可林仁义的姐妹当场就跟林华翻脸了。

林华面对婆家人的指责有苦难言,可为了救女儿只能哭着解释:“我自从进了林家门,与仁义就未红过脸,他要能活过来,我替他去死都可以。医生已经说他没有希望了,给林敏捐肾只不过是实现他生前的愿望,林敏也是你们的亲侄女呀!”

其实兄弟姐妹们都太爱林仁义了。老四回来看到二哥的状况,又返回广州为二哥筹集治疗费,哪怕倾家荡产也想救回二哥。所以林家人明明看着林仁义在呼吸机支撑下还能呼吸,遂不愿承认脑死亡就是死亡,心中过不去那个坎。

在林仁义生死抉择面前,兄弟姐妹亲情与夫妻情、母女情发生激烈碰撞,其实这皆是源于一个字“爱”,只不过看待脑死亡亲体移植的角度不同而已。

矛盾因爱解决,林敏获得新生

就在林家人强烈表示反对时,林仁义突然出现心脏衰竭的前兆。医生焦急地告诉林华,一旦林仁义出现心衰现象,紧跟着就会出现肾衰,再想移植也没什么意义了。

林华眼见林敏已全身浮肿,生死只剩一线间,可有望康复之路似乎又被堵死,唯有黯然垂泪,就在此时林敏的高中同学们纷纷伸出援手。

就读西安科技大学的潘自全曾与林敏同窗6年,遂由其牵头联络南开大学的莫训强、厦门大学的邹乔远等40余名同学,仅2天时间就筹集了2万元用以支持林敏做移植手术,其中家境拮据的莫训强一次就捐出了自己的西部助学金5000元。

小小善举星火燎原,林敏母校荔浦一中以及各界爱心人士也踊跃献上爱心,这不仅感动了林华,也震撼了林家人。林家人为此又专门跑到桂林咨询专家,得到了林仁义已脑死亡的相同结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签字救林敏。

3月25日,林敏被母亲带到了桂林解放军181医院接受移植手术。此前林华并未告诉女儿实情,只说林仁义可能会留下残疾。可林敏却在大姨无意中透出父亲病情危重的口风中,已隐隐猜出肾源可能来自父亲。

于是林敏给潘自全发短信求证此事,但林敏也是个颇为理性与懂事的人,明白父亲死亡已是既成事实,只想再看父亲一眼,再摸摸父亲的脸,然后带着父亲的心愿好好为父亲活下去。

只可惜太迟了。陈忠华教授以及181医院的眭维国教授赶到荔浦,本打算将林仁义带到桂林。可林仁义的生命体征出现全面恶化迹象,陈忠华与眭维国只能决定确认林仁义脑死亡后,立即实施取肾手术。紧接着林华与林仁义的大哥也签字填写了器官移植申请表。

3月26日凌晨3点,林仁义的两只肾脏皆被取出放入低温箱中。一只肾脏被连夜送往桂林解放军181医院,成功植入林敏体内。另一只肾脏则按照林家人意愿,捐给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由陈忠华教授带回武汉移植给了一位52岁女患者。

林仁义虽因经历过抢救以致其肾脏功能受到些损伤,但由于是亲体移植排异反应较小,遂其肾脏很快就在女儿林敏体内存活了。林敏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正常,肾脏已开始排尿,体内毒素也已呈下降趋势,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潘自全等同学又拟订了详细的募捐计划,为林敏后续治疗继续爱心接力。

纵观中国首例脑死亡亲体移植病例,母亲林华选择最为坚决,可其与婆家人也因爱的角度不同而发生矛盾冲突,终被林敏同学们纯洁友爱之情破防。虽然林敏留下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的遗憾,但结局终因“爱”而透出温暖底色,相信这也是林仁义于九泉之下乐见的吧!

其实每一个脑死亡病例都很珍贵,因为它不但推动了医学发展,也有力的推动了脑死亡立法过程。如今越来越多病人家属接受脑死亡,并选择捐献器官遗爱人间。但医生判定脑死亡接受捐献器官的最基本原则还是尊重生命,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真实意愿,不会强迫家属接受脑死亡。

标签:

上一篇电精2出招表

下一篇dnf男散打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