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

0

何嘉君(左)、何嘉维(右)兄弟。这是李兆基中学的双胞胎兄弟何嘉君、何嘉维,哥哥何嘉君考了理科661分,弟弟何嘉维考了629分。 何嘉君“会将通信工程定为第一志愿”,他心仪的学校是北京理工大学。 何嘉维“会选择与智能科学相关的专业”,倾向于选择电子科技大学。

唐武阳(左)、唐文辉(右)与老师吴近昕合影。 这是顺德一中的双胞胎兄弟唐武阳、唐文辉,哥哥唐武阳考了理科645分,弟弟唐文辉考了理科667分。 唐武阳热衷于工科类专业,他说,根据他的分数,或有机会“冲击一下”哈工大、北邮等工科强校。 唐文辉则说学医更符合他的预期,“在思考武大、中大的医学院”。他说,在抗击疫情中,医护人员们的救死扶伤让他深受感动,他觉得学医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并且“不怕辛苦”。

今年高考放榜落下帷幕,录取工作即将展开。经历了疫情的磨砺,顺德各高中学校都顶住压力,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全区高优率(高分优先投档上线率)达到33.35%。此外,作为佛山3所卓越高中之一,顺德一中今年的高优率再次“破九”,达91%,直追佛山一中。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高考中,一些原镇属高中也表现优秀,罗定邦中学、乐从中学、容山中学等校的高优生(高分优先投档过线生)数量均明显增加。

文、图、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 通讯员唐杰、傅斌

全区每3名考生中就有一个高优生

2020年高考顺德成绩亮眼,尤其是在高优率、本科率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记者昨日从顺德区教育局获悉,今年,顺德全区高优上线人数实现了增长,数量达到4406人,高优率达到33.35%,较去年增长了4.53%。这意味着,在顺德,每3名考生中就有一名是“高优生”。

在高分层方面,全区600分以上的考生有755人,人数净增近400人。另外,包括国华纪念中学4名高考成绩被屏蔽考生在内,据目前统计,顺德全区已确定及有望被清华、北大录取的考生有12人,在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有9人。

在本科率方面,今年顺德全区本科上线人数超过万人,达到10666人,上线率首次“破八”,达到80.73%。

对比佛山南海,顺德高考更是进步明显。据“南海发布”的数据,今年佛山南海高优率为33.8%,顺德正直追南海。而南海本科率为75.9%,低于顺德。

顺德一中高优生855人高优率91%

作为佛山高中学校的“三驾马车”之一,顺德一中每年高考都被寄予厚望。据悉,尽管今年没有高分屏蔽生,但顺德一中依旧实力强劲,表现可圈可点。

据该校高考成绩单,顺德一中今年高分优先投档上线考生数量达到855人,高优率(占全部考生)达91%,继去年首次“破九”后再度实现这一目标。

对比另外两所佛山卓越高中石门中学、佛山一中,顺德一中从原来的“被落下”正实现“奋起直追”。尤其在今年高考中,顺德一中的高优率几乎与佛山一中(校方发布为九成)持平。

顺德一中表示,收获这一成绩并不容易。该校负责人说,3年前“初升高”时,全市中考分数前百名的学生中只有十余人报读顺德一中。“绝大部分面向顺德区内招生,‘指转普’(指标转普通录取生)的话,中考全区排名1200~1500名的考生都可以读顺德一中。”校方说,对比“别人家的孩子”,顺德一中3年前的生源并没有那么优秀。

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只有选择加强“加工能力”。“3年前就明确了学校要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体,用‘竞赛之翼’带动特长发展,推动这一届学生多元发展。”校方称。

而在分班时,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能力、特长、兴趣设立了五大竞赛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并配备强大师资,重点挖潜尖优生的能力和实力。

“加工”的成效显示出来了。数据显示,今年高考,该校600分以上考生数量达到349人,其中考取660分以上的“尖子生”有18人之多。

原镇属高中高优生数量明显增加

记者梳理发现,不仅是顺德一中,顺德其他高中在今年高考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顺德华侨中学的高优过线生数量紧随顺德一中。据校方数据,今年李兆基中学的高优过线生有464人,高优率达78.38%,位居顺德第二名。郑裕彤中学的高优过线生数量也超过了300人。

对比去年高考,这几所高中的高优过线生人数增势明显。同样增势明显的还有原镇属高中罗定邦中学、容山中学、乐从中学等。

据乐从中学介绍,该校高分层考生人数增长超过4倍,600分以上考生数量达到26人,这一数字在去年是5人,可谓实现了飞跃进步。“尖优生培养效果明显。”该校负责人说。

容山中学今年的高优过线生数量达到253人(含体艺生),去年这个数字是190人。罗定邦中学今年的高优过线生数量也超过了260人,高优率达25%,表现出色。据悉,这些原镇属高中依托教改,通过区统筹管理后,办学质量提升有目共睹。乐从中学、容山中学在中招改革后,部分生源实现全区乃至全市招生,吸引了一部分优质学子在“家门口”读书、成才。

一对又一对

学霸双胞胎

这几天,顺德出现高考“最牛双胞胎”的消息刷爆社交网络。

顺德一中的双胞胎兄弟唐武阳、唐文辉分别考了理科645分和667分。

李兆基中学的双胞胎兄弟何嘉君、何嘉维分别考了理科661分和629分。

“竞争激烈”

唐武阳、唐文辉是顺德一中的一对学霸双胞胎。今年高考中,哥哥唐武阳考了理科645分,弟弟唐文辉考了理科667分。

“虽然最终分数和预期的差不多,但是比平时在校考试还是稍微低了一点。”哥哥唐武阳告诉记者,“但也能接受。”

弟弟唐文辉则“超水平”发挥。“看到这个成绩,我内心是很开心的。”唐文辉说,在得知分数后,自己觉得没辜负努力,满意这份成绩单,“这意味着可以选择更好的专业和心仪的大学。”

另一对学霸双胞胎是李兆基中学的何嘉君、何嘉维,哥哥何嘉君考了理科661分,弟弟何嘉维考了理科629分。

据称,平时两人“竞争激烈”,互有领先。弟弟何嘉维说:“高考哥哥比我考得好,我衷心祝贺他,以后还有很多方面要向哥哥学习。”哥哥何嘉君则表示:“其实我们俩从小到大的成绩都互有领先,在别人看来我俩竞争激烈,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互相帮助。”

“我是一个‘作业困难户’,经常写不完作业,被老师批评。”哥哥唐武阳说,自己做作业效率不高,但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样可以提高成绩,“作业和复习,我挑重点来完成,这样有的放矢。”

各有方法

唐武阳说他还喜欢帮别人解难题。“别人不懂的、觉得难的,一定是他们筛选过的,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是一次学习和复习,对提升自己的成绩有帮助。”唐武阳说。

与哥哥不一样,弟弟的学习方法则较为“传统”。“越是经典的办法越管用。”弟弟唐文辉说,写好错题集、听好老师的课更重要,“课堂上做好重点笔记,课下补充丰富笔记,最终形成自己的笔记,对复习很有帮助。”

李兆基中学的哥哥何嘉君告诉记者,弟弟两语(语文和英语)好,他数学和综合好,平时彼此都会利用学科优势给对方讲解题目、总结方法。“我们还会相互借阅对方的笔记本,彼此打气。”何嘉君说。

兄弟两人还都喜欢将错题直接写在试卷上,复习的时候直接看试卷,加强记忆。“笔记本则专门用于摘抄知识点。”何嘉君说。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