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公元213年,马超割据陇上、称雄凉州的战略意图,被杨阜等人破坏。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马超只得投奔汉中张鲁。而张鲁见到马超前来投效,非常高兴,打算把女儿张琪瑛嫁给马超。但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导致马超对张鲁非常失望,于是重新投效了刘备。至于张琪瑛,因为怀念马超而抑郁而终,她与马超之间有缘无分的结局令人不胜感慨。那么马超和张琪瑛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马超和张琪瑛这么投缘,张鲁为什么要破坏这段姻缘,甚至于最后杀害了马超的儿子马秋?
马超
史书上记载,在马超投靠张鲁后,张鲁非常高兴,在公元214年春天,他封马超为都讲祭酒。因为张鲁是以五斗米教来统治汉中的,汉中的重要官职一般和五斗米教挂钩,而马超在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张鲁,所以马超在汉中的地位非常高。这足以说明张鲁非常看重马超,看重的原因就是想以马超来抵御外侮,因为当时北面有曹操,南面有刘备、刘璋,因此张鲁集团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鉴于对马超的欣赏,张鲁打算把比马超小20岁的张琪瑛嫁给马超,而马超一直想有所作为,因此非常期待这场婚姻。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劝告张鲁,认为马超不爱惜自己的家人,哪能让他来保护张琪瑛。于是张鲁打消了政治联姻的念头,马超因为这件事对张鲁耿耿于怀。
张鲁
后来,马超向张鲁借兵,围攻重要据点祁山,但经过三十天的时间,还没有攻下,正巧碰上张郃援军赶到,马超才草草撤退。以马超的军事才能,围攻祁山一个月没有攻下,说明张鲁对马超非常提防,张鲁借给马超的兵力应该非常少。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人又向张鲁诋毁马超,马超畏惧之下,逃入少数民族氐部落中。马超认为在张鲁手下不能成事,就写信给刘备,请求归附。
马超连续两次被人诋毁,只能怪马超,因为马超起兵而间接害死了他的父亲马腾与族人,并且割据凉州的时候,没有保护好妻子儿女,导致被杀。所以说,马超留给人们的印象不好,被人们认为他不爱惜自己的亲人。
传说张琪瑛不顾世俗的眼光,非常爱慕马超,爱屋及乌之下,对曹操集团非常厌恶。她曾经一度想和马超私定终生,但后来马超投靠刘备,张鲁投降曹操,两人就无可奈何了。张鲁投靠曹操后,打算把张琪瑛嫁给曹操的儿子曹宇,因张琪瑛坚决抵制而作罢。张琪瑛因为非常怀念马超,就在汉中出家,传播五斗米教,公元217年,因对马超怀念过度而抑郁而终。两年后,马超带兵打回汉中,没有机会和张琪瑛相见。马超逝世后,人们在马超墓祠对面建了一座女郎庙,一是为了纪念张琪瑛,二是为了了却两人的遗憾。
马超墓
《典略》中记载,张鲁就没有张琪瑛对马超一面倒的亲近,而是残忍把马超的儿子马秋杀害了。书中描述马超投奔刘备后,他的庶妻董氏和儿子马秋,留在了汉中。曹操攻下汉中后,把董氏送给了张鲁的军事阎圃,将马秋交给了张鲁,而张鲁手刃了马秋。有人根据这段文字,推断马超背叛张鲁的行径令其非常愤怒,张鲁杀死马秋是为了泄愤。但裴松之认为张鲁是非常有善心的,五斗米教也是传播善行的。从马超一家在凉州被杀来看,马秋的年纪应该很小,属于儿童,让一个有善心的人杀死一个儿童,显然是不可能的。再说张琪瑛也没有阻拦张鲁,不会令人相信。所以,小编对《典略》的记载,持怀疑态度。反过来,姑且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张鲁杀害马秋的原因也不会是对马超怀恨在心,而是向曹操表明和马超势不两立的态度。
深夜分析问题难免有疏漏、谬误,请众位看官提上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深夜不断改进的动力。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奋史疾书
标签:
留言评论